Last updated: 21 Mar 25 15:46:07 (Asia/Shanghai)

体格检查之头颈部

This tutorial is powered by Bensz/黄伟斌

参考

参考:【银成医考】02头颈部检查

眼检查

眼球运动

image-20250320122252390

  • 头部不要转动。
  • 手指距被检者眼前30-40cm,测6方向(H型,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观察被检者的眼球运动
  • 述:

msedge_DNr9Vyp19J

眼睑

对模特要求高,不易考

检查眼睑时,嘱被检者闭眼、睁眼,注意眼险有无内翻、水肿及闭合障碍,上脸有无下垂等。

巩膜

  • 黄染
  • 检查上方巩膜

msedge_SAzLS75Du9

  • 检查下方巩膜

msedge_OlXztUkrf5

角膜

检查角膜时,应注意角膜的透明度、有无溃疡、白斑、软化、老年环和 Kayser-Fleischer 环等。角膜边缘出现 Kayser-Fleischer 环,常见于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病)。

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由ATP7B基因突变引起。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负责将铜转运至胆汁排出,并参与铜蓝蛋白的合成。突变导致铜代谢障碍,导致游离铜在肝脏、大脑(尤其是基底节豆状核)、角膜、肾脏等组织中积累。过量铜通过氧化应激和自由基反应引发细胞损伤,导致肝硬化和神经系统退行性变,故称“肝豆状核变性”。

Kayser-Fleischer(KF)环是角膜边缘的金棕色或黄绿色环状沉积物,位于角膜后弹力层(Descemet膜),需通过裂隙灯观察,严重时肉眼可见。角膜缘血管网丰富,代谢缓慢的后弹力层更易蓄积铜颗粒。血液中游离铜水平升高(因铜蓝蛋白合成减少),铜离子在角膜周边后弹力层与硫基结合,形成硫化铜复合物沉积。KF环见于95%的神经型Wilson病患者及50%-60%的肝型患者,是重要诊断线索。
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由ATP7B基因突变引起。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负责将铜转运至胆汁排出,并参与铜蓝蛋白的合成。突变导致铜代谢障碍,导致游离铜在肝脏、大脑(尤其是基底节豆状核)、角膜、肾脏等组织中积累。过量铜通过氧化应激和自由基反应引发细胞损伤,导致肝硬化和神经系统退行性变,故称“肝豆状核变性”。

Kayser-Fleischer(KF)环是角膜边缘的金棕色或黄绿色环状沉积物,位于角膜后弹力层(Descemet膜),需通过裂隙灯观察,严重时肉眼可见。角膜缘血管网丰富,代谢缓慢的后弹力层更易蓄积铜颗粒。血液中游离铜水平升高(因铜蓝蛋白合成减少),铜离子在角膜周边后弹力层与硫基结合,形成硫化铜复合物沉积。KF环见于95%的神经型Wilson病患者及50%-60%的肝型患者,是重要诊断线索。

瞳孔

  • 瞳孔大小、形状,两侧对称性;直接/间接对光反射、集合反射
  • 直接对光反射:向前看,外侧往里侧。有光小,没光大

msedge_eMqvlVNecU

  • 间接对光反射:患者挡中间。照左侧,看右眼。

msedge_QIoW8GfYNz

  • 集合反射:1米外手指尖并让患者注视,逐渐移至距眼球约5-10cm位置。述:“集合反射测试过程中患者两眼内聚,瞳孔缩小,属于正常反应”。

msedge_8WKtN3Ll28

例题

image-20250320122919050

image-20250320123012402

image-20250320123053551

常考问题

  • 直接和间接角膜反射均消失常见于哪对颅神经损害?答:常见于三叉神经损害。
  • 双眼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多见于何种病症?答:多见于昏迷病人。

咽部及扁桃体

扁桃体肿大分度

  • I度肿大:不超过咽腭弓
  • II度肿大:超过咽腭弓
  • III度肿大: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

msedge_pcGiwmEUJD

操作

  • 被检者坐位,头略后仰。嘱发“啊”音,舌前2/3和后1/3的地方迅速下压。
  • 有无肿大;表面分泌物的颜色、性状、脓苔、假膜

msedge_I1hLx6kQQG

例题

image-20250321151323714

颈部血管

颈静脉、颈动脉

  • 颈静脉:45度角卧位,观察颈静脉有无充盈、怒张。正常人在平卧位时偶可见轻度充盈扩张。颈静脉明显充盈怒张可见于右心衰、缩窄型心包炎、心包积液、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msedge_c9z12s2sn4

  • 颈动脉视诊:坐位/仰卧位。安静下视诊颈动脉搏动,正常人不明显;明显者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甲亢等高代谢疾病、严重贫血。

msedge_oRlWDfYBOU

  • 颈动脉触诊:拇指在甲状软骨水平至胸锁乳突肌内侧触摸颈动脉搏动。不可以同时触诊两侧颈动脉

msedge_fjlkQcYetz

  • 颈部血管杂音:钟型听诊器(听低频单,稍贴皮肤即可不要往下压)。有杂音一般就有狭窄。

甲状腺

内容比较丰富,操作相对较复杂。

解剖

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气管环;胸骨上切迹;胸锁乳突肌;

峡部+两侧侧叶都要做,否则会被扣分

包括视、触、听。触诊最常考,要分清前/后触诊

image-20250321152723607

image-20250321152750365

操作

  • 视诊:大小、形态,两侧是否对称。“请吞一下口水”,是否可见甲状腺上下移动。
  • 峡部触诊:分前面触诊和后面触诊。“请吞一下口水”。报告:“甲状腺峡部无肿大”

msedge_334a6igiXE

msedge_6nfpWb1lhq

  • 侧叶触诊:分前面触诊和后面触诊。“请吞一下口水”。口述“甲状腺双侧侧叶无肿大”
    • 前面触诊:被检者取坐位,考生站在被检者前面。考生用一手拇指施压于被检者一侧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示指、中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侧叶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嘱被检者配合做吞咽动作,重复检查。以判断甲状腺大小、有无结节和震颤。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侧甲状腺。在前位检查时,考生拇指应交叉检查对侧,即右拇指检查左侧,左拇指检查右侧。
    • 后面触诊:被检者取坐位,考生站在被检者后面。一手示指、中指施压于一叶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拇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示指、中指在其前缘触诊甲状腺。嘱被检者配合做吞咽动作,重复检查。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侧甲状腺。

msedge_skD0LgwF1n

msedge_GsGY9RAtmX

  • 甲状腺震颤:用示指和中指轻轻感触。甲亢、异常肿大时可出现甲状腺震颤。

msedge_zeafcrhjao

  • 甲状腺听诊:钟型听诊器;两侧上、下极

例题

image-20250321153114015

常考问题

  • 甲状腺肿大的分度?答:分为三度:①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为I度肿大。②能看到肿大并能触及,但未超过胸锁乳突肌后缘者,为II度肿大。③甲状腺肿大超过胸锁乳突肌后缘者,为III度肿大。
  • 女性,20岁。反复发热2周,查血象疑为急性白血病,进行胸壁检查时应检查哪些内容?答:皮肤有无瘀点、瘀斑,胸骨有无压痛。
  • 什么是佝偻病胸?答:佝偻病胸为佝偻病所致胸廓畸形,如佝偻病串珠、漏斗胸和鸡胸。
  • 何谓甲状腺“冷结节”?其临床意义是什么?答:甲状腺扫描的结节分为正常、热结节、温结节、凉结节、冷结节等。“冷结节”指甲状腺肿块在扫描图上呈无浓集131碘功能的结节,“冷结节”癌变率较高,建议手术治疗。

image-20250321153511918

气管

概述

进行气管检查前,首先要掌握4个解剖学标志,即气管、甲状软骨、胸锁关节、胸锁乳突肌。气管检查主要是检查气管是否居中,检查方法有以下两种。

  • 检查气管是否居中的方法:①被检者取坐位,颈部处于自然直立状态。②考生将一手示指与环指分别置于两侧胸锁关节上,以中指自甲状软骨向下移动触摸气管,感觉和观察气管是否居中。③考生将中指置于气管与两侧胸锁乳突肌之间的间隙,通过感觉两侧间隙的宽度判断气管是否居中。
  • 气管移位的临床意义:①气管向健侧移位 见于大量胸腔积液、气胸、一侧甲状腺明显肿大等。②气管向患侧移位见于肺不张、胸膜粘连、慢性脓胸等。

操作

  • 检查者在被检者的前面或右侧

msedge_GxAPP5OXsT

  • 气管是否居中:中指是否在示指和环指中间

msedge_zV9mx3OdvL

例题

image-20250321154324634

常考问题

  • 潮式呼吸(呼吸逐步减弱以至停止和呼吸逐渐增强两者交替出现,周而复始,呼吸呈潮水涨落样)多发生于哪些疾病(1分)?答:多发生于脑炎、脑膜炎、颅内压增高等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答出2项得1分)。
  • 男性,50岁。尿量明显减少、明显腹胀15天,伴双下肢水肿。既往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10余年。该患者腹壁静脉曲张明显,其血流方向如何(1分)?答:脐上的静脉血流方向是由下向上,脐下的静脉血流方向由上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