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t updated: 10 Aug 25 22:13:35 (Asia/Shanghai)
病理生理学
This tutorial is powered by Bensz/黄伟斌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2019年新增考点,往年很少考。之后有机会再细看。
考题
- 【例1】女性,49岁。反复呕吐2天。查体:T 36.5°C,P 90次/分,R 22次/分,BP 135/85 mmHg。神志清楚,皮肤干燥。上腹部压痛明显,无反跳痛和肌紧张。辅助检查:血清 Na⁺ 128 mmol/L,血清 K⁺ 2.9 mmol/L,血清 Cl⁻ 86 mmol/L。该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可能为 A. PR间期缩短,T波低平 B. ST段压低,T波高尖 C. PR间期延长,T波高尖 D. ST段压低,T波低平 E. ST段抬高,T波高尖(2024)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2019年新增考点,往年很少考。
考题
- 【例1】男,63岁。上腹疼痛、剧烈呕吐3天。动脉血气分析:pH 7.6,PaO2 90 mmHg,PaCO2 44 mmHg,HCO3- 40 mmol/L。血清 Na+ 132 mmol/L,血清 K+ 3.1 mmol/L,血清 Cl- 80 mmol/L。该患者酸碱平衡紊乱的主要机制是 A. Na+ 丢失为主 B. K+ 丢失为主 C. Cl- 丢失为主 D. H+ 丢失为主 E. 水丢失为主(2024)
基础
- 常用指标的正常值
指标 | 单位 | 中国成年人参考范围 | 备注 |
---|---|---|---|
钠 (Na+) | mmol/L | 135–145 | 血清电解质主要阳离子,影响体液渗透压 |
钾 (K+) | mmol/L | 3.5–5.3 | 细胞内主要阳离子,心电及肌肉功能敏感 |
氯 (Cl-) | mmol/L | 98–107 | 与Na、HCO3共同维持酸碱与渗透平衡 |
碳酸氢根/总CO2 (HCO3- / tCO2) | mmol/L | 22–28 | 体内缓冲系统重要成分(与ABG结果对应) |
总钙 (Ca, total) | mmol/L | 2.15–2.50 | 受白蛋白影响,需结合白蛋白校正或测游离钙 |
游离/离子钙 (ionized Ca2+) | mmol/L | 1.12–1.30 | 反映生物学活性钙,不受白蛋白影响 |
镁 (Mg2+) | mmol/L | 0.70–1.10 | 神经肌肉、酶反应相关 |
无机磷 (PO4) | mmol/L | 0.8–1.6 | 受肾功能和维生素D/PTH调控 |
阴离子间隙 (Anion gap) | mmol/L | 8–16 | 用于代谢性酸中毒的归类与判断 |
空腹血糖 (Fasting Glucose) | mmol/L | 3.9–6.1 | 生化常规项,糖代谢参考 |
动脉血气(ABG)常用指标 | |||
动脉血 pH | — | 7.35–7.45 | 酸碱状态总指标 |
动脉血氧分压 (PaO2) | mmHg | 80–100 | 随年龄、吸氧/通气情况变化 |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 mmHg | 35–45 | 反映通气状态,呼吸性酸碱失衡判定要点 |
ABG 中碳酸氢根 (HCO3-, 血气) | mmol/L | 22–26 | 与静脉/血清HCO3值接近但检测方法不同 |
碱剩余 (Base Excess, BE) | mmol/L | -2 至 +2 | 评价总体代谢性酸碱负荷 |
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2) | % | 95–100 | 脉氧与血气可有差异(低灌注、碳氧血红蛋白等) |
乳酸 (Lactate) | mmol/L | 0.5–2.2 | 组织灌注与缺氧/代谢应激指标 |
缺氧
2019年新增考点,往年很少考。
考题
- 【例 1】长期食用腌制食品容易造成的缺氧类型是 A. 低氧性缺氧 B. 血液性缺氧 C. 循环性缺氧 D. 组织性缺氧 E. 乏氧性缺氧(2022)
- 【例2】女性,35岁,乏力1月余。查动脉血氧分压 98 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 96%,动脉血氧含量 6.5 mmol/L。该患者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 肺气肿 B. 贫血 C. 室间隔缺损 D. 房间隔缺损 E. 休克(2021) 解:动脉血氧分压 PaO2 98 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2 96% 均接近正常,说明血液中的氧气结合与溶解状态正常;但动脉血氧含量 CaO2 = 6.5 mmol/L 明显偏低(换算为常用单位约为 14.6 mL O2/dL),提示携氧能力下降,最常见原因是血红蛋白减少——即贫血。计算说明:
- 6.5 mmol/L × 22.4 mL/mmol = 145.6 mL/L = 14.56 mL/dL(CaO2)
- 溶解氧 = 0.003 × PaO2 = 0.003 × 98 ≈ 0.294 mL/dL
- 结合氧 = 14.56 − 0.294 ≈ 14.266 mL/dL
- 用公式 结合氧 = 1.34 × Hb(g/dL) × SaO2,得 Hb ≈ 14.266 / (1.34 × 0.96) ≈ 11.1 g/dL(兼示贫血)
基础
- 当食用大量含硝酸盐的腌菜后,硝酸盐经肠道细菌作用还原为亚硝酸盐,吸收人血后,可使大量Hb 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
- 4种缺氧类型
缺氧类型 | 精简定义 |
---|---|
低张性缺氧(低氧性/肺源性) | 肺通气或换气不足导致动脉血氧分压下降,PaO2↓,SaO2↓;常见于肺炎、ARDS、气道阻塞。 |
血液性缺氧(贫血性/血红蛋白功能障碍) | 动脉血氧分压正常但血氧携带能力下降,Hb或结合能力↓(总氧容量↓);见贫血、CO中毒、甲基血红蛋白血症。 |
循环性缺氧(灌注不足性) | 心输出量或局部灌注不足造成组织供氧减少,动脉血氧指标常正常但组织缺氧,组织灌注↓;见心衰、低血压、动脉栓塞。 |
组织性缺氧(细胞/代谢性) | 血氧和灌注可正常,但细胞利用氧能力受损,细胞氧化磷酸化受限;见中毒(氰化物)、缺乏线粒体功能或重度休克后期。 |
发热
少考
应激
少考
缺血-再灌注损伤
2019年新增考点,往年很少考。
休克
2019年新增考点,往年很少考。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2019年新增考点,往年很少考。
心功能不全
2019 年新增考点,往年很少考。
考题
- ✨【例1】患者,男,60岁。阵发性心悸、呼吸困难8年。感冒后心悸、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双下肢水肿2天。既往高血压病史20年。查体:T 39°C,R 18次/分,P 100次/分,BP 125/85 mmHg。颈静脉怒张,双肺底散在湿啰音。心率100次/分,律齐,心尖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肋下2 cm,质软,无触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下肢凹陷型水肿。患者下肢水肿的原因不包括 A. 毛细血管血压增高 B. 醛固酮增多 C.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D. 肾小球滤过分数减小 E. 肾血流量减少(2022) 解: 肾小球滤过分数(FF) = GFR/肾血浆流量(RPF)。心衰时由于血管紧张素Ⅱ作用,肾小球出球小动脉收缩更明显。虽然GFR和RPF都下降,但RPF下降更明显因此FF实际上是增加的,而非减小
肺功能不全
2019年新增考点,往年很少考。
考题
- 【例 1】诊断II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标准是 A. PaO2 < 50 mmHg, PaCO2 > 45 mmHg B. PaO2 < 50 mmHg, PaCO2 > 60 mmHg C. PaO2 < 60 mmHg, PaCO2 > 50 mmHg D. PaO2 < 40 mmHg, PaCO2 > 40 mmHg E. PaO2 < 70 mmHg, PaCO2 > 55 mmHg(2021)
- 【例2】诊断I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指标是 A. PaO2 为 70 mmHg, PaCO2 为 45 mmHg B. PaO2 为 65 mmHg, PaCO2 为 40 mmHg C. PaO2 为 70 mmHg, PaCO2 为 40 mmHg D. PaO2 为 55 mmHg, PaCO2 为 60 mmHg E. PaO2 为 50 mmHg, PaCO2 为 40 mmHg
- 【例3】诊断II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指标是(2021) A. PaO2 为 70 mmHg, PaCO2 为 45 mmHg B. PaO2 为 65 mmHg, PaCO2 为 40 mmHg C. PaO2 为 70 mmHg, PaCO2 为 40 mmHg D. PaO2 为 55 mmHg, PaCO2 为 60 mmHg E. PaO2 为 50 mmHg, PaCO2 为 40 mmHg
- 【例 4】下列与死腔样通气描述不符合的是 A. 正常肺泡通气/血流比值降低 D. 动脉血氧含量降低 B.动脉血 PaCO2 降低 C. 动脉血PaO2升高 E. 病变肺泡通气/血流比值大于 0.8(2021)
- 【例 5】肺解剖分流增加最常见于 A. 阻塞性肺气肿 B. 慢性支气管炎 C. 支气管哮喘 D. 支气管扩张 E. 肺纤维化(2023)
基础
氧6碳5
肝性脑病
2019年新增考点,往年很少考。
肾功能不全
考题
- 【例1】男性,25岁。右大腿外伤2小时,伴少尿。查体:体温37.1°C,呼吸25次/分,脉搏123次/分,血压80/60 mmHg。实验室检查:尿比重1.030,尿钠降低。X线片示右股骨皮质连续性中断。该患者少尿的可能原因是 A. 肾小管重吸收增加 B. 肾血流灌注不足 C. 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 D. 肾小管管型堵塞 E. 水钠潴留(2024)
- ✨【例2】急性肾损伤患者出现原尿返漏的原因是 A.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B. 肾间质水肿挤压肾小管 C. 肾小球滤过分数降低 D. 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 E. 肾小管的水、钠重吸收减弱(2022) 解: 原尿返漏(tubular back‑leak)是指滤过进入肾小管的原尿通过受损的肾小管上皮或被挤压/阻塞的管腔间隙返流到肾间质甚至血循环,造成有效滤过率下降和少尿/无尿等表现。(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是最主要原因:上皮细胞坏死、紧密连接破坏或脱落,使原尿容易从管腔侧渗入间质——即发生返漏。
- 【例3】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期高钾血症的主要原因是 A. 肾排钾减少 B. 酸中毒时钾从细胞内溢出 C. 钾摄入过多 D. 输入过多库血 E. 组织分解代谢增强,钾从细胞内溢出(2021)
基础
- 尿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