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t updated: 29 Nov 24 07:14:17 (Asia/Shanghai)
第08章 心力衰竭
This tutorial is powered by Bensz/黄伟斌
概述
-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 代谢需要,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和体液潴留。
- 心功能不全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伴有临床症状的心功能不全称为心衰。
病因
- 前负荷/容量负荷:是指心室舒张末期压;后负荷/压力负荷:是指大动脉压。“前容后压”
诱因
应特别关注呼吸道感染
心衰的类型
- 按部位分: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全心衰竭
- 按病程分:急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
- 按心排出量分:低排出量心力衰竭、高排出量心力衰竭。临床上大多数为低排出量心衰, 高排出量心衰常见于甲亢、动静脉瘘、脚气病、贫血、妊娠
- 按缩舒性分:收缩性心力衰竭、舒张性心力衰竭——通过心脏彩超可区分
心衰的分期
高危因素——结构变化——症状体征——长期治疗
- A期(前心衰阶段):病人有心衰高危因素,但尚无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也无心衰症状体征。 包括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使用心肌毒性药物(临床上哪些常见的心肌毒性药物?)等,可发展为心脏病的高危因素。
- B期(前临床心衰阶段):病人无心衰的症状和(或)体征,但已发展为结构性心脏病,如左心室肥厚、无症状瓣膜性心脏病、既往心肌梗死史等。
- C期(临床心衰阶段):病人已有基础结构性心脏病,既往或目前有心衰的症状和(或)体征。
- D期(难治性终末期心衰阶段):病人虽经严格优化内科治疗,但休息时仍有症状,常伴心源性恶病质,须反复长期住院。
心功能分级
- 心力衰竭的NYHA分级(结构变无症状——活动轻度受限——活动明显受限——活动完全受限)。这个是心功能分级。
- 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的Killip分级(无心衰/啰音/三音——肺啰<50%——肺啰>50%——心源性休克)。这个不是心功能分级。
慢性心力衰竭
左心衰临床表现
以肺循环淤血(怎么判断?肺部啰音?)+ 心排血量降低为主要表现。
- 呼吸困难
- 咳嗽咳痰、咯血:早期为白色浆液性泡沫状痰,晚期为典型的粉红色泡沫样痰。
- 缺血缺氧表现:乏力、疲倦、运动耐量减低、头晕、心慌、心率增快等。
- 体征:两肺底闻及湿哕音是左心衰竭的特征。支气管黏膜充血、分泌物过多可引起哮鸣音。急性肺水肿时两肺满布大小水泡音和哮鸣音。心脏扩大、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舒张期奔马律(?)。
右心衰临床表现
以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
全心衰
- 右心衰竭继发于左心衰竭而形成全心衰竭
- 右心衰竭时右心排血量减少,因此阵发性呼吸困难等肺淤血症状反而减轻
左vs.右心衰的鉴别诊断
- 交替脉(脉律正常而脉搏强弱交替出现)、奇脉(吸气期间收缩压和脉博异常大幅度下降[收缩压下降的程度超过10mmHg])——“左交右奇”
诊断
综合病因、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可作出诊断
- 血浆脑钠肽(BNP):测定常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和预后判断。BNP增高的程度与心衰严重程度呈正比。未经治疗者,BNP正常可基本排除心衰诊断。BNP随年龄增加而升高,肥胖病人可能降低。
- 胸部x线片:可作为心衰的辅助检查,常有肺淤血表现。
- 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衰最主要的仪器检查,若左室射血分数(LVEF)<50%,可确诊左心衰竭。
- 其他检查:核素显像、心脏CT、心脏磁共振、运动试验、心导管等检查也可以提供诊断信息 ——临床上并不常用。
鉴别诊断
- 支气管哮喘:多有过敏史,发作时双肺可闻及典型哮鸣音,咳出白色黏痰后呼吸困难常可缓解。
- 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由于腔静脉回流受阻同样可引起颈静脉怒张、肝大、下肢水肿等表现, 应根据病史、心脏及周围血管体征进行鉴别,超声心动图、CMR可确诊。
- 肝硬化腹水:应与慢性右心衰竭鉴别,除基础心脏病体征有助于鉴别外,非心源性肝硬化不会出 现颈静脉怒张等上腔静脉回流受阻的体征。
治疗
一般治疗
- 病人教育: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平稳的情绪、适当的诱因避免、规范的药物服用、合理的随访计划。
- 体重管理:日常体重监测能简便直观地反映病人体液潴留情况及利尿剂的疗效,帮助指导调整治 疗方案。体重改变往往出现在临床体液潴留症状和体征之前。
- 饮食管理心衰病人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多,故应减少钠盐摄入。
- 休息和活动:急性期应限制体力活动,卧床休息,以降低心脏负荷,有利于心功能恢复。病情稳定者应主动运动,根据病情轻重不同,在不诱发症状的前提下,从床边小坐开始逐步增加有氧运动。
- 病因治疗:有效治疗可能导致心衰的病因,并消除诱因,如呼吸道感染、房颤等。
利尿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
- 心衰病人首选ACEI,当ACEI引起干咳、血管性水肿时,不能耐受者,可改用ARB
- 不主张ACEI与ARB联合应用,因为不能使心衰病人获益更多,反而增加不良反应。
- 如坎地沙坦、氯沙坦、缬沙坦等。
β受体拮抗剂
- β受体拮抗剂可抑制心衰代偿机制中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的效应,能减轻症状、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和住院率
- 常用制剂:
- 选择性β1受体拮抗剂比索洛尔、美托洛尔
- 非选择性β1和β2受体拮抗剂卡维地洛。
- 适应证:稳定的轻、中度收缩性心力衰竭(LVEF<40%)。
- 禁忌证:受体阻滞剂的禁忌证为支气管痉挛性疾病、严重心动过缓、二度及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周围血管疾病(如雷诺病)、重度急性心衰。
- 注意事项:病人存在明显体液潴留时,应先利尿达到干体重时再应用。应用过程中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加量,剂量加倍至少间隔2周,直至达到靶剂量或最大耐受量。在治疗过程中如症状恶化,可先增加利尿剂剂量,如利尿剂加量无效,再将β受体拮抗剂减量或停用。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MRA)
- 用于ACEI和β受体拮抗剂治疗后仍有症状且LVEF<35%的病人
- 螺内酯:保钾利尿剂,能阻断醛固酮效应,抑制心血管重塑,改善预后,使用时应注意监测血钾。
- 依普利酮:是一种新型选择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适用于老年、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病人。
洋地黄
正性肌力药物。明显减轻轻、中度心衰病人的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降低住院率,提高运动耐量,增加心排血量,但不能提高生存率
血管扩张药
一般不推荐
- 适应症:仅在伴有心绞痛、高血压的病人考虑 联合治疗
- 禁忌症:心脏流出道梗阻或瓣膜狭窄(如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
非药物治疗
- 血运重建:主要用于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等。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
- 部分心衰病人存在房室、室间、室内收缩不同步,进一步导致心肌收缩力降低。
- CRT通过改善房室、室间、室内收缩同步性,而增加心排量,改善症状、运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 减少住院率,降低死亡率。
- CRT的适应证包括:已接受最佳药物治疗仍持续存在心衰症状、LVEF35%、 心功能NYHA分级III~IV级、窦性节律时心脏不同步。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是CRT的最佳指征。
- 植人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适用于LVEF 35%,优化药物治疗3个月以上仍有症状者。
- 左室辅助装置(LVAD):适用于严重心脏事件后或准备行心脏移植术病人的短期过渡治疗。
- 心脏移植:顽固性心衰的最终治疗方法。
顽固性心衰治疗
不常考
- 顽固性心衰也称难治性心衰,是指经ACEI和(或)其他血管扩张剂、利尿剂、洋地黄治疗,但严重心 衰症状仍不见好转的状况。
- 顽固性心衰的治疗首先要努力寻找可能病因,并设法纠正。在对因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正性肌力药的联合应用。必要时,可使用血液超滤治疗顽固性水肿。
急性左心衰竭
病因
- 弥漫性心肌损害: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约占15%)、急性心肌损害(急性重症心肌炎、围生期 心肌病),急性左心室心肌损害引发泵衰竭,心肌收缩力降低,心排量减少,引起急性肺水肿。
- 急性前负荷过重:
- 新发心脏瓣膜反流(急性缺血性乳头肌功能不全、感染性心内膜炎伴瓣膜腱索断裂)
- 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约占70%)。
- 急性后负荷过重:由于后负荷过重导致心室舒张末期压力突然升高,引起急性肺水肿。
- 突然动脉压显著升高或高血压危象
- 原有瓣膜狭窄(主动脉瓣、二尖瓣)或左心室流出道梗阻者突然过度体力劳动
- 急性心律失常并发急性心衰(快速型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室性心动过速)
- 心源性休克:严重的急性心衰可导致组织低灌注,通常表现为血压下降。
- 非心源性急性心衰:如甲亢危象、贫血、感染败血症、快速大量输液、急性肺静脉压显著增高等,均可引起急性肺水肿。
临床表现
- 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常达30、40次/分
- 频繁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
- 强迫坐位
- 面色苍白,发绀
- 心脏听诊:两肺满布湿哕音和哮鸣音,第一心音减弱,可闻及舒张早期第三心音奔马律,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
- 胸片:肺水肿征
治疗
应急:强心利尿扩血管,吸氧吗啡氨茶碱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24小时内禁用洋地黄
- 体位:病人取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
- 吸氧:立即行高流量(6~8 L/min)鼻导管给氧。
- 镇静:吗啡3-5mg静脉注射可使病人镇静、减少躁动,减少氧耗,减轻心脏负荷。氨茶碱可治疗心源性哮喘,伴支气管哮喘者更加适用。
- 快速利尿: 首选呋塞米静脉注射(一般为0.10~0.75 mg/(kg·h)),有利于减轻心脏负荷、扩张静脉、缓解肺水肿。
- 血管扩张剂:可以硝酸甘油、硝普钠静脉点滴。
- 硝酸甘油:可扩张小静脉,降低回心血量。使用时先从10μg/min开始,每10分钟调整1次,每次增加5-10μg/min,以收缩压达到90-100mmHg为宜。
- 硝普钠:为动、静脉扩张剂,主要用于高血压危象所致的急性心衰,起始剂量为0.3μg/(kg·min) 静脉滴注,根据血压逐步增加剂量,最大剂量可达5μg/(kg·min),维持量为50-100μg/min。因含氰化物,用药时间不宜连续超过24小时。
- 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
其它
- 诊断
-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