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t updated: 20 Mar 25 12:12:29 (Asia/Shanghai)
体格检查之一般检查
This tutorial is powered by Bensz/黄伟斌
参考
体温 T
口测、腋测、肛测等方式。一般都是考腋测
体温正常值为36~37°C。体温高于正常为发热。体温 37.3~38°C为低热;38.1~39°C为中等度发热;39.1~41°C为高热;41°C以上为超高热。
操作
- 向被检者交代测量体温的目的,以取得配合。
- 测量前让被检者安静休息30分钟。移走附近冷热物体。
- 取出体温计,确认水银柱读数低于35°C。若高于35°C,应甩到35°C以下。
- 擦干腋窝,将体温计水银头端置于被检者腋窝顶部夹紧。
- 上臂紧贴胸壁夹紧体温计,10 分钟后读数。
- 测量完毕,帮助被检者穿好衣袖。
- 主动向考官报告:该被检者体温x°C,属于正常体温。
例题
呼吸 R
正常成人在静息状态下呼吸运动稳定而有节律,每分钟12~20次,呼吸与脉搏之比为1:4左右。
呼吸频率>20次/分称为呼吸过速,呼吸频率<12次/分称为呼吸过缓。
操作
- 被检者是仰卧位,充分暴露胸部。检查者在被检者右侧。
- 观察30s。
- 口述“被检者呼吸频率15次/分,属于正常范围。检查完毕。”
例题
- 三凹征:三凹征”又称吸气性呼吸困难( 1分 )。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吸气时呼吸肌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增高,从而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向内凹陷( 1分 )。
脉搏 P
操作
- 被检者是坐位或仰卧位。检查者在被检者右侧。
- 桡动脉测量脉搏。先定位:
- 三指并拢触诊至少15-30s。计算每分钟脉搏数。双侧结果对比测量。
- 口述:“被检者脉率80次/min,属于正常脉率。检查完毕。”节律、紧张度、强弱。
例题
血压 HP
成人血压正常值范围为90~139/60~89mmHg
低血压:指血压低于90/60mmHg
高血压:指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考试一般是肱动脉间接测量法
操作
- 被检者是坐位或仰卧位。要脱去衣袖。
- 打开血压计, 血压计读数归0。
- 血压计、患者肘部、患者右心房处于同一水平。坐位时肘部平右侧第4肋间;平卧位时肘部平腋中线。
- 袖带位置正确:均匀贴皮刚好塞入1食指为宜、下缘距肘窝上方2-3cm、中央位于肱动脉表面。
- 触摸肱动脉最明显的搏动位置(肘窝偏尺侧约1-2cm),左手将听诊器放上面,右手戴上听诊器的耳塞,并向袖带充气。边充气边听搏动。
- 肱动脉搏动消失后,再使水银柱升高20-30mmHg。再缓慢放气,水银柱下降2-3mm/s,双眼平视水银柱。第一声搏动为收缩压,最后一声搏动消失为舒张压。
- 松开袖带,穿好衣服,收拾并关闭血压计。
- 口述:“血压测量完毕,被检者血压xx over xx mmHg,属于正常血压”。
- 常犯错误
- 检查前后无关爱意识一未帮助被检者脱/穿衣服。
- 未打开血压计,水银柱未归0。
- 气袖放置位置不正确,松紧度不适宜
- 听诊器体件放置不正确一-塞在气袖下
- 找脑动脉花费时间太长一很多考生在考试中,总是在肘窝正中摸来摸去。肱动脉并不在肘窝正中央,而是在时窝中央偏尺侧约1cm。
- 未听清楚动脉搏动音,而直接编撰读数
- 测量完毕,不向考官报告血压值
例题
常考问题
- 语音共振检查发现增强的临床意义是什么?答:语音共振增强常见于大范围肺实变等。
- 瞳孔检查有哪些内容?答:观察瞳孔大小、形状、双侧瞳孔是否对称、集合反射、对光反射。
- 瞳孔扩大常见于哪些临床病症?答:瞳孔扩大常见于外伤、颈交感神经刺激、青光眼绝对期、视神经萎缩、阿托品等药物反应。
- 液波震颤阳性提示腹水量约为多少?答:3000~4000ml 以上。
身高/体重
操作
- 脱鞋
- 头、臀部、足底靠身高测量仪
- 述:“被检者身高 xx cm,体重xx kg”(身高不要报m)。
例题
头围
操作
枕骨粗隆-耳颞部-前额
- 嘱被检者坐位或立位,用皮尺从被检者头枕骨粗隆部经耳颞部,至前额以水平围成一圈(头围最大径)。
- 述:“该被检者头围为59厘米”
例题
体型
- 腹上角/胸骨下角:左右肋弓在胸骨下端会合形成的一个夹角;正常是70-110度
- 正力型约90,无力型小于90度,超力型大于90度。
皮肤
操作
- 色泽、温度、弹性
- 皮疹、脱屑、皮下出血(淤点[<2mm]、紫癜[2-5mm]、淤斑[>5mm])、蜘蛛痣
- 肝掌、水肿以及毛发分布是否异常
- 蜘蛛痣:雌激素水平变高(比如肝功能下降)。要用棉签压迫再松开,有缺血-复原过程的为蜘蛛痣。
- 皮肤弹性:捏起后松开。迅速复原→弹性正常。缓慢→弹性下降(常见于老年、消耗性疾病、严重脱水)。口述:
- 水肿:拇指指腹按压胫骨前皮肤。凹陷性水肿(轻中重;心肝肾) vs. 非凹陷性水肿。口述:
概念
- 蜘蛛痣:是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大多出现于上腔静脉分布区域,多见于肝功能减退者,也见于妊娠妇女等。检查时用棉签或火柴杆压迫蜘蛛痣的中心,其放射状小血管消失,去除压迫后蝴蛛痣又复出现。
- 皮下出血:病理状态下可出现皮肤下出血。皮下出血点的直径<2mm 称为瘀点;3~5mm 称为紫癜;≥5mm 称为瘀斑。
- 皮肤弹性:检查皮肤弹性时,常常取手背或上臂内侧皮肤,用示指和拇指捏起,松手后如皮肤皱褶迅速平复为弹性正常,如皱褶平复缓慢为弹性下降。弹性下降见于老年人、消耗性疾病和严重脱水患者。
- 水肿:分为可凹性水肿和非可凹性水肿。用拇指指腹轻压胫前、足背或踝部的皮肤,出现凹痕为可凹性水肿。根据水肿程度分为轻、中、重度。根据病因,分为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等。
例题
浅表淋巴结
双侧检查(先左后右),不然扣分。严格按检查顺序:颌下——颈部——锁骨上——腋窝——滑车上——腹股沟淋巴结(即从上至下)。真正考试时一般只让检查某个部位
- 皮肤隆起、颜色变化、皮疹、瘢痕、瘘管等
- 淋巴结大小、硬度、有无压痛、有无粘连、有无窦道形成
- 三指并拢滑动触诊
操作
- 颌下淋巴结:先左后右
- 颈浅表淋巴结:先检查左侧颈前区再颈后区。再检查对侧。
- 锁骨上淋巴结:推荐双手一起检查
- 腋窝淋巴结:尖群、中央群、胸肌群、肩胛下群、外侧群。口述
- 滑车上:右手提右手,左手提左手。
- 腹股沟:上(腹股沟韧带底下分布;水平组)、下(沿大隐静脉上段分布;垂直组)两群。上群要沿着腹股沟韧带底下进行触摸。
例题
- 颈前、后淋巴结检查
- 锁骨上淋巴结检查
- 腋窝淋巴结检查
- 腹股沟淋巴结检查
常考例题
- 腹股沟淋巴结分群及分群依据是什么?答:腹股沟淋巴结分上、下两群。上群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与韧带平行排列,故称腹股沟淋巴结水平组或横组。下群位于大隐静脉上段,沿静脉走向排列,故称腹股沟淋巴结垂直组或纵组。
- 根据身体各部位发育的外观,成年人可分为哪几种体型?答:无力型、正力型、超力型。
- 腋窝淋巴结包括几组,讲出具体名称。答:5 组淋巴结群,具体名称:外侧、胸肌、肩胛下、中央和腋尖淋巴结群。